為什麼冬至=吃湯圓?簡單易懂冬至傳統習俗總整理
今年冬至日期就在12/21,每次提到冬至,大家就會立刻想到湯圓,但你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嗎?關於冬至的由來及意義你又是否清楚呢?本篇便幫大家整理好各種冬至禁忌與傳統習俗大小知識,一起看下去!
冬至是幾月幾號?冬至意義由來是什麼?
關於冬至是哪一天,其實每年都不太一樣,不過通常都是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,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奇怪,為什麼都是這兩天?如果是按照農曆,不可能這麼剛好都落在這兩天吧,這是因為,二十四節氣是先人透過觀察正午時分太陽仰角高度而訂定的,換句話說,節氣它根據的是陽曆,也正是因為如此,由於地軸傾斜關係,每年節氣日期都會有1到2天的差異。
在冬至這天,太陽剛好直射南迴歸線,此時北半球的白晝最短,黑夜最長,過了冬至,太陽將慢慢地向北迴歸線移動,北半球又會逐漸日長夜短,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會說「冬至一陽生」,意思即是從冬至起,陽氣便要回升了。
古人看待冬至的重要程度如同現代人過年一樣,早在周代,冬至就有國家祀典,據記載,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,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,換句話說,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,冬至一直要到冬至漢代才開始成為通行節日,漢代為了慶祝冬至來臨,甚至將這天訂為國定假日,上至皇帝,下至文武百官、市井小民都停止辦公休假一天,不僅如此,後代的帝王也會在冬至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,並且衍生出越來越多節俗,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氣之一。
冬至傳統習俗要拜拜?冬至禁忌有哪些?
冬至拜拜
在冬至這天,一般家庭都會祭祀神明與祖先,有些還會再加拜地基主,拜拜時間通常會選在一早或特定吉時,地點多半在神明廳前,除了要準備酒水、湯圓、三牲等供品,還應備好壽金、福金、刈金、大銀、小銀。
冬至拜拜不但能讓神明和祖先可以感受到過節氣氛,也可以藉此機會好好感謝祂們這一年來的照顧與庇佑。
冬至禁忌
關於冬至禁忌,真的是眾說紛紜,有人說「四立四至」為不吉的四絕日與四離日,最好不要選在這天結婚會不吉利;也有人說天狗會在這天到人間找替身,盡量不要出們亂走亂逛;還有人說這天不能回娘家,會沖煞公婆,各種五花八門民間習俗令人不知道究竟該聽從哪個,只能說,這完全取決於個人,千萬不要心裡有太大的負擔,畢竟信者恆信,不信者恆不信。
比起上述這些民俗傳說,關於冬至禁忌,醫茶道更偏向從中醫養生的觀念出發,什麼意思呢?冬至時,人體陽氣微弱,建議不要暴飲暴食,此時你的腸胃很可能會負荷不了,另外還需避寒風、避冷水、避熬夜、避生冷食物,這時候抵抗力較弱,很容易一不小心便受寒感冒,除此之外,由於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,排汗多代表精氣耗的也多,在冬至這個適合讓身體安靜休養的日子裡,盡量不要從事劇烈運動,好好地把能量留存下來才能以更好的姿態迎接新的一年。
冬至進補吃什麼?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?
說到冬至,大家一定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要吃湯圓,至於為什麼嘛,其實已不可考,最早,吃湯圓沒有一定的時間,宋朝以後,人們開始會在元宵節吃湯圓,直至明清,才漸漸開始有人在冬至時以湯圓祭神祭祖,因而成為應節的食品。
在現今,冬至這天,和家人一起圍爐吃湯圓,除了因為湯圓代表了團圓與圓滿,有一說認為吃湯圓有「取圓以達陽氣」之意,能使陽氣回復,以圓的象徵來迎接陽氣,有吉祥的意涵。另外,它也代表著「添歲」的意思,寓意又平安長大一歲。
在華人文化中,其實冬至不是只有吃湯圓,例如:滿族旗人在冬至這天會將豬肉煮成白肉和親朋好友分享;在陜西,大家則會煮紅豆粥來避開瘟疫;不僅如此,中國北方還有句諺語「冬至餃子夏至麵」,認為冬天寒冷而人體耗熱量多故應該多食有營養的食品補充熱量,因此有冬至日有食餃子和餛飩的習俗,寓意破陰釋陽。
以上即是簡單的冬至介紹,在12月21日這天除了吃湯圓祈求圓滿外,也不妨好好地替自己進補一下讓身體元氣滿滿,無論是食用羊肉、蘿蔔等補腎食物,還是靜下心來泡杯養生茶飲,都是不錯的選擇,試想,在這濕濕冷冷的天氣裡,吃碗暖暖的紅豆湯圓搭配一杯熱熱的紅棗綠茶、枸杞紅茶、或者有糖份驅逐者美名的武靴紅茶,不僅清爽解膩,享用美食起來也更無負擔!